感觉还没走出深秋,便踏入了冬季的大门。邱汉辉认为: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、保护阳气,使阴阳相对平衡。因此,在冬季来临时,人体需要得到一定进补,从而扶正固本、增强抵抗力。

立冬调养食补尤为重要

祖国医学认为,冬季的饮食调养要遵循“虚者补之,寒者温之”的传统。冬令进补,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,现已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。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,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。中医学认为,这一节气到来,阳气潜藏,阴气盛极,草木凋零,蛰虫伏藏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,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。

邱汉辉提出:立冬伊始,天气逐渐寒冷,但人的生活压力并未减少,仍然早起晚睡紧张工作。对寒冷的抗御能力不断减弱,往往使人觉得因寒冷而不适。特别是妇孺及老年人,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特别怕冷,引起大脑皮层机能障碍,血管收缩,局部血液供应减少,体温调节发生障碍,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,甚至发生意外。俗话说:“药补不如食补。”所以,食补在立冬调养中尤为重要。

“怕冷族”如何食补驱寒

对于“怕冷族”来说,调整饮食增加热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。寒冷的环境,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,能促进糖、脂肪、蛋白质的分解代谢,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加快,随之皮下脂肪增多,使身体减少散热,故应多吃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,进行温补和调养,滋养五脏、扶正固本、培育元气,促使体内阳气升发,从而温养全身组织,促进新陈代谢,使身体更强壮,有利于抗拒外邪,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邱汉辉指出,冬季饮食调养,宜用滋阴潜阳、热量较高的膳食,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。碳水化合物、脂肪都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,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粮食和薯类,谷类食物不能减少,成年人日需400~500克。蛋白质也能产生热能,人体每日所需的能量10%~15%来自蛋白质,常吃畜禽肉、鱼虾、海参、豆制品、牛奶等,可补充蛋白质。动物内脏、动物血、水产品等含有较多的矿物质。

怕冷还与缺少钙和铁有关,因此,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也可提高御寒能力,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、豆制品、海带、紫菜、贝类、鱼虾等,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、蛋黄、猪肝、黄豆、芝麻、黑木耳和红枣等。

维生素和纤维素主要从蔬果中摄取,邱汉辉建议多吃萝卜、青菜、木耳、香菇、海带等蔬菜,常吃苹果、香蕉、枣、梨、柑橘、核桃、杏仁等果品。冬季少食生冷,吃热饭热菜,喝热水。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,高寒地区应食用大温大热食品及甘润生津之果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