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地门诊可报销,大医院会否被挤爆?专业人士说……
【焦点关注】异地门诊可报销,大医院会不会被挤爆?
专业人士表示,“异地就医结算的对象人群很清楚,就是异地就业、异地创业和异地居住者。专门异地看病的也有,但比例很小”
每每看到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试点不断推进的消息,在上海工作的青年职工赵俊宇总在心里犯嘀咕,异地门诊实时报销后,患者会不会蜂拥到上海看病,造成大医院看病难?
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但有限,赵俊宇的担心不无道理。
“坦率地说,不仅是上海,其他‘坐拥’优质医疗资源的城市及其参保人群,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顾虑。”在近日召开的推动长三角地区医保一体化发展论坛上,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用一组数据,为有这样就医焦虑的参保者吃下“定心丸”。
这组数据显示,从去年9月到今年10月,上海市通过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总量是40.38万人。其中,上海参保人员在三省结算与三省参保人员在上海结算的比例为1:1.8。“可以说,这是一件对大家都有便利,而不是对哪一方有便利的事。”夏科家表示。
“异地就医比例并不大,可承受”
去年9月,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三省一市试点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。目前,主要受益者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、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异地转诊人员在内的4类人员。他们只需在所在地医保中心或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异地备案手续,就能在就医地开通异地门诊的医院使用医保卡直接结算。
试点1年多来,截至10月底,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涉及医疗总费用8859.08万元。目前,异地门诊结算已覆盖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,联网医疗机构达到3800余家。
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方便了有需求的参保者,但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,这会不会加重大城市看病难的问题。
“不是说放开了老百姓就会涌到上海去看病,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患者还是当地生活、当地工作、当地结算。因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,如果参保者在考虑了这些成本后,还是愿意到上海看病,那么说明他确实是有这个需求的,这是医保一体化应当去优先解决的。”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罗力谈了他的看法。
对此观点,夏科家表示认同,“不管有没有实施医保一体化,异地就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和实际需求,我们要做的是让参保者异地就医更加方便。以前,老百姓来看病要带很多现金,看完病回去报销。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困难的参保者来说,他要先借到钱才能来看病,回去再报销,看病的经历很复杂,报销的过程很麻烦。而现在方便多了。”
夏科家告诉记者,“现在上海每年的门诊量是2.6亿人次,而通过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总量为40.38万人,这个比例并不大,在上海医疗资源可承受范围之内。”
引导小病在属地诊疗
“事实上,异地就医结算的对象人群很清楚,就是异地就业、异地创业和异地居住者。专门异地看病的也有,但比例很小。”江苏省医保局局长周英表示,跟踪1年下来,进到江苏看病和出江苏去看病的数量是均衡的。“目前,各项医保政策中都有一个引导合理就医的制度,即在政策上支持小病在属地诊治。”
“要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,必须实现有序诊疗。”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、教授梁鸿分析道。一些三甲医院为创收,大病小病、急病慢病来者不拒,导致“三甲医院门庭若市、基层卫生机构门可罗雀”的局面积重难返。他认为如果不能实现有序诊疗,将会加剧看病难的问题。
“长三角一体化对推动分级诊疗是很好的契机,可以从制度上规定,要异地就医必须分级管理,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,帮助缺乏专业知识的患者提升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医的行为。”梁鸿指出。
记者了解到,为避免小病大医、无序就医等现象,试点地区也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,引导患者有序就医。比如转诊必须由当地大医院开具转诊单,如果不转诊就不能实现直接结算。
“要遵循分级诊疗的原则,小病要在社区就医。”浙江省嘉善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引导参保人员小病到基层就诊,并在就医费用报销时,对到县外就诊的适当降低报销比例,使政策起到杠杆作用。
信息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快
在推动长三角地区医保一体化的协作监督中,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工作的一线,与上海地区接受异地就医病人数量较多的华山、瑞金等综合性医院,以及眼耳鼻喉、肺科、儿童医学中心等专科医院的医保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。
“通过深入交流,我们了解到,现在信息一体化速度还跟不上政策一体化速度,部分异地就医人员在刷卡结算的过程中,有时会出现系统不稳定的现象,还需加快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开发建设。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社建委主任委员应雪云指出。
“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患者提出结算不方便,有时卡,有时掉线。”安徽省医保局局长金维加表示。
当前,异地就医结算全面铺开,但由于全国的数据编码、医保报销目录不统一等,常出现信息不匹配等问题,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。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划,将对医保疾病诊断、医疗服务、药品、医用耗材等15项信息启用全国统一业务编码,并于2020年建成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。届时,参保居民将使用统一的医保电子凭证,异地就医结算也将更加便捷。